查看原文
其他

张祖庆:上好公开课的实用技术(下)PS:文末有炸弹~~

张祖庆 祖庆说 2019-06-26


——答蒲公英网络大学学员问


祖庆按:应“蒲公英大学”(网络虚拟学习社群)之约,今年十一月开始,我开设了《教师专业成长和语文教学十一讲》在线课程。每周四晚上,和老师们聊一个话题。上周四晚,我和老师们就如何上好公开课,进行了一个半小时的对话,现将对话实录摘要整理如下。

问:平时设计一节课是遵循一课一得,根据文体特点设计课例,抓一个语言训练点。这样关注了语用,但其它地方会不会有些地方会缺失了?


再者,一节课“听说读写”要真正全部落实的话,感觉很难拿捏啊!特别是公开课,听很多老师的点评,但不知道自己这样上是否妥当?


答:你这个问题,让我想起了薛法根先生说过的“教得完整,不如学得充分”。我非常赞同法根先生的观点。很多时候,我们往往太在乎把一篇课文完完整整地教一遍,从揭示课题到初读课文,从整体感知到认识字词,从文本细读到迁移练笔,一样都不能少。这样教,貌似完整,实则如水过地皮,也许学生什么都没记住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我认同“一课一得”的说法。当然,这里的“一”并非实指的“一”,而是“少而精”的意思。这里的“一”,也并非一定要指向所谓的“语用”——当下,“语用”有窄化的倾向,以为读一段仿一段就是“语用”,除此即非“语用”。这种急功近利的“语用”,过头了。


当然,并不是说目标少了,就可以随心所欲。基本的教学规律,还是要遵循的。且,不同性质的公开课,要求不同,处理教材的尺度,也就不同了。


我的想法是:比赛课,尽量兼顾;一般研讨课,适度任性;小范围研讨课,自己做主。下面具体解释:


比赛课——尽量兼顾。因为是比赛,所以,你输不起,你得遵循比赛的基本规则。比如,一般阅读教学比赛,大部分比的是第一课时,那么,我们便不能丢掉“整体感知”这个环节。如果丢了,课就有硬伤了,就会落下话柄,得分会很低。说白了,比赛课是把自己的脚,伸进别人为我们订制的鞋里去,我们得适应鞋子的尺度。难受,也要穿。所以,我们得面面俱到。这种课,在面面俱到的前提下,有一两个亮点,即可。


一般研讨课——适度任性。这里的“一般研讨课”,指中小型的观摩活动,一两百人,以研究某个主题为目的的教研课。这些课,因研究重点不同,我们可以适当超常规。比如,研究指向写作的阅读,则不一定非要有“整体感知”的环节——很多时候,所谓整体感知,便是老师问:“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?”有时,为了让主题更凸显,不一定非要安排这样的环节。这一节课上不进行整体感知,并不表示所有课都这样。我们可以根据本次教研的主题,适当取舍,适度任性。


小范围研讨课——自己做主。这里的小范围研讨课,相当于教研组内的3-5人的研讨课。这样的课,我们可以自己做主,完全可以一节课只定一个目标,把某个训练点做扎实即可。


这样说,好像有“见风使舵”的嫌疑。哈哈,不是,只是“见机行事”


除了上述三种情况,有没有特例?当然有。


如果我们内心足够强大,强大到不在乎别人的评价。我们只想探索某一类课型,便可以在大型公开课上大刀阔斧地处理教材。比如,我曾经上过《金钱的魔力》一课,几千人的会场,我愣是把整节课的其他内容砍掉,引入新课后,直奔第11自然段——老板喋喋不休说话的那段,通过体验式表演朗读,让学生充分感受作者一大段夸张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,在此基础上,创设生活中的语用情境,让学生活用写作方法,迁移写作。


从课堂效果来看,我觉得这节课上得很有意思。突出了“一课一得”。当然,也有人会有不同看法。认为这节课,只见树木不见森林,违反了教学常规。但是,那有什么关系!学生学得开心,收获大,课堂效果好,就行。效果说明一切,在意那么多人的评价干什么?!




问:课堂中什么样的提问才是有效提问?是否不同的教学文体,所导致教学内容不同,会直接影响有效提问的数量?


您最近的示范课《电影遇见书之神奇飞书》里,我发现您的提问大约有19个。这会不会也属于“牵引痕迹太重”呢?

    

答:我以为,好的问题,就是一把钥匙,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之门。那么,什么样的问题是好问题呢?


我不想从很专业的角度来谈什么是好的问题,只从这么多年教学的经验中,提取几点。我认为,好问题,至少有如下特征:


1.引发思考。引发真实思考的问题,才是好问题。好的问题,往往切近儿童思维最近发展区。那些一提出,便小手如林的问题,是缺乏思考价值的。好的问题,应该是让学生先一愣,然后认真思考,最后豁然开朗的。比如,在教《金钱的魔力》一文,教师问学生:“文中的老板,为什么要对‘我’说那么长长的语无伦次的一番话?”,这个问题,很好地引发学生关注表达,研究作者“为什么这样写”。这便是好问题。


2.指向目标。好的问题,要指向于教学目标的达成,而不是随心所欲。


3.开放性。好问题,应该是开放的。问题覆盖面广,答案多元,学生能从文本的不同地方找到答案,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。例如,《穷人》第一课时,教师问:“课题是《穷人》,字里行间却找不到一个“穷”字,你从哪些地方读懂了穷人的”穷”?作者是怎么来写穷人的“穷”的?这样的问题,覆盖全文,答案多元,具体很强的开放性。


4.关注差异。好的问题,能让优等生和后进生都能够饶有兴致地去思考。


5.紧扣文体。好的问题,能够很好的关注文体特征,从文体的特征去提问,便于更好的把握文体的价值。比如《金钱的魔力》整体感知环节,可以问:“这篇小说,主要写了哪几个人?他们是怎么联系在一起的?请用简单的几根线条,把人物关系理清楚,并用自己的话说说,这篇小说写了什么事?”这样的问题,就是指向于小说的文体特征,而不是泛泛而问。


6.来自学生。好的问题,不都是教师问的。很多时候,我们要让学生提问,筛选出他们最感兴趣的问题,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来。《和时间赛跑》一课,我就是让学生充分提问,然后提炼出若干个主问题,带着学生走进文本的。


当然,好的问题,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。专业的书籍当中有很多阐述,大家可以借鉴。


至于你提到的《神奇飞书》,其实是需要学生自己先读图书画,我只提出几个大问题讨论,即可。但因为图画书太贵,加上来不及让学生买,于是我借助PPT,一边读一边问,问题就多了。




问:欣赏名师的公开课时,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?教学艺术和教学技术哪个更容易学到?模仿名师的课,学情不同水平有差异所以常常学不像,那么还有没有模仿的价值? 


答:教学技术和教学艺术,是难以分得很清楚的。没有基本的技术,谈何艺术;所有的教学艺术,都是建立在基本的技术基础上的。公开课,是可以学习的技术的。个人以为,职初教师以学习技术为主,骨干教师以学习艺术为主。


教师成长的过程中,一般要经历“学——仿——创”的过程。教师可以找喜欢或崇拜的名师实录、视频,一招一招地学,学教学设计技术,学课堂理答技术,学导入艺术,学板书艺术,学朗读指导艺术,学结课艺术。最有效的学习,是微格学习,借助录像,慢慢地看,细细地琢磨,甚至连语气、神态都可以模仿。慢慢地,积累了某位名师的不少课例,你可以和他(她)“同课同构”——依葫芦画瓢,学他(她)的一招一式,渐渐地从形似走向神似。第三阶段,你要找回自我,要在巨人的边上另起一行,切不可毫无节制地持续五六年学一个人。否则,你就迷失了自己。


至于说到“学情不同水平有差异所以常常学不像,那么还有没有模仿的价值”,这就像武术中的散打练习,教练会给练武的人配一个对手——这个对手,和真正的敌手,是不一样的。但这样的散打练习,依然是有效的,因为,练的是基本功。学习名师的课,练的,也是基本功。学情的确是不同的,但教学技巧,是可以迁移的。




问:现在公开课的课文选择,一般也都是一些常拿来开课的课文,基本上已经被人上烂了,那么如何在公开课中上出创新之处呢?   


答:老树怎么发新芽?老课如何出新意?我有如下建议:


一是文本解读出新。要沉入文本中,发现文本中别人没有读到的。《穷人》一课中,“睡觉还早”、“对着门的一张床”等语句,就是我这节课当中文本解读的新鲜之处,因此,教学中,这些细节的处理,就让听课老师“恍然大悟”。这种新的发现,表现在课堂上,就是新意。


二是教学设计出新。还是以《穷人》为例子。一般人把读写结合的点设置在课文的结尾“桑娜拉开了帐子……”让学生续写。但我在细读文本的时候,发现写西蒙的句子“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”颇为耐人寻味。于是,我在课堂上让学生探寻这句话背后的意蕴,孩子们纷纷猜测,孩子们是说到:西蒙想抓住丈夫的手、上帝的手、更多衣服,她也许还想敲桑娜家的墙壁……这耐人寻味的细节,其实反映了西蒙临死前矛盾的心情。于是,我让学生迁移练笔,仿照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活动,写一段西蒙临死前的内心独白,适当用上省略号。由于指导到位,迁移得法,孩子们写得非常精彩。这,就是教学设计出新。


三是教学方式出新。我们可以在课堂组织方式做点文章。比如小组合作学习、学习沙龙、文学圈、学生当小老师等等有创意的方式,让课堂出新。


四是文本组合方式的出新。把相关的文本组合在一起,产生一种陌生感,让人眼前一亮。例如,把《桥》《爱之链》《一件运动衫》等小小说放在一起,组成一个群文,探究小小说的文体特征,就是一例。


当然,有些课文,本身质量不高,你使出了洪荒之力,还是没有办法出新,那就不要为出新而出新。若是规定必须上这课,努力上得扎实一点,语文一点。若是有机会让你重新选择。那么,扔掉,省得闹心!




问:公开课,我一直很纠结。从赛前的精心准备,反复演练,到名师指点,集体会商,在各个预设环节反复琢磨。感觉最后在大家的帮助下反而没了我自己的思想和个性,变成了无数个别人的“傀儡”,自己不过就是个表演者,怎么解?到底什么是公开课上该坚持的?请教张老师我该怎么调整自己。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答:参加全国比赛,是风险投资。你参加国赛,就是走上“不归路”;选择参赛,就是选择煎熬。你要在“评委标准”、“专家建议”和“自己想法”之间博弈。我的建议是,适度迁就“评委标准”、努力融合“专家意见”、尽力坚守“自己想法”,在这三者之间的交汇点上做文章。其实,这样做好难。没有强大内心,别去参加国赛;若能彻底忘掉自己,那么你可任人白布。有时候,做个表演的道具,也挺好。说句最见底的话,这种两年磨一课的比赛,无法解决语文课程中的任何问题。君不见比赛举办了多少届,语文教学中的问题,还不是十几年前的老问题?围观比赛,图个乐子,捧个场子,即可。别当真,一当真,你就输了。我尊重每一个用心磨课的选手和团队,但对比赛本身,持保留态度。我一直不明白,为什么教育发达的国家,不举办课堂教学比赛?不知谁可以回答我的问题。(曾在多年前就呼吁,取消比赛,将比赛改为观摩,可惜,无人采纳。)我一直以为,语文教学改革的希望,在民间。这些年,一直是民间(个人或团队)的探索,在倒逼顶层设计。比如群文阅读。



最后,综合起来想表达这么几个观点:


第一, 所谓公开课的绝招,是没有的。


第二, 上好公开课,是一个老师综合素养的体现。它包含基本素养、教学设计、课堂实施、修炼路径等方方面面。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基础(最重要,要花大力气提升——关于这个,改天单独写篇文章),好的设计是前提,课堂实施是关键,修炼路径很重要。缺一,不可。具体的,幻灯片中都有讲到,不细说。


第三, 最后,最重要的观点是,上不好公开课,你依然可以成为好老师。教师生活中,不只有公开课,还有诗与远方。




谢谢!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